今天这篇文章,陈舒直接告诉你普通人如何在视频号杀出一条血路。
不是高手才能赚钱,而是看懂规则的人才能逆袭。
一、你的视频没人看?因为你没搞懂这两个“隐形裁判”视频号的流量密码,藏在两个推荐机制里:私域流量推荐和兴趣算法推荐。这两相直接决定你的内容能不能爆,而90%的人根本不会用!
1. 私域流量推荐:你的朋友圈就是起跑线你以为把视频往平台一丢,系统就会自动给你推流量?做梦!真相是:系统默认冷启动的视频都是垃圾,除非你能证明自己值得被推荐。
怎么证明?靠私域流量第一波冲锋。简单说:你的视频发出去后,如果连你的微信好友都不点赞、不转发,系统直接判定“这内容没人要”,立马扔进垃圾桶。
但如果你能让10个好友看完点赞,他们的2000个微信好友就有机会刷到你的视频——这就是“社交裂变”的起爆点。
实操方法:
发视频前先找20个“自己人”(家人、闺蜜、死党),提前说好:“我发视频后5分钟内,你们必须看完点赞评论三连”把视频丢到3个以上精准微信群(比如宝妈群、职场群、创业群),
配文案:“刚出炉的干货,帮大家避坑”朋友圈别光甩链接,要用“痛点+悬念”话术:“拍了10次才敢发!90%人不知道的搞钱捷径(手抖点开)”
私域不是让你群发骚扰,而是用精准用户给系统交“信任押金”。
2. 兴趣算法推荐:标签不对,努力白费当你的视频通过私域考核,系统会把它丢进更大的流量池——这里拼的是“标签”。
举个例子:你拍“打工人在办公室偷懒技巧”,系统会给视频打上#职场#摸鱼#社畜 的标签,然后推给最近搜索“如何带薪拉屎”“上班副业”的人。
但如果你的视频没加定位、没带话题、没埋关键词,算法根本不知道把你推给谁!
实操方法:
发布时必带3个话题:1个泛流量(#职场干货)、1个精准标签(#打工人副业)、1个蹭热点(#周一上班精神状态)
文案前10个字必须出现关键词(比如“月入2万的打工人都在用的偷懒神器”)
定位选写字楼集中地或产业园区(系统会优先推给附近用户)
二、播放量暴跌:你踩中了这三个雷区雷区1:盲目追求“高级感”普通人最容易犯的错:把视频号当电影节来拍。加炫酷转场、写文学脚本、配BBC纪录片配音……结果呢?
用户划走前只会说一句:“装什么逼啊?”
记住:在算法眼里,完播率>拍摄技术。
前3秒必须出现冲突:“就因为多看了一眼同事电脑,我当天被开除”
说话速度加快1.2倍,拖泥带水直接划走
视频时长控制在58秒以内(用户蹲厕所都能看完)
雷区2:把平台当许愿池“求官方给流量”“努力总会被看见”……这种自我感动的文案趁早删了!算法没有感情,只认数据。系统判断好内容的唯一标准:能不能让用户停留更久。
提升数据法:
在视频中间插一句:“看到这里的人双击屏幕,送你一份搞钱资料”(诱导点赞)
结尾突然压低声音:“最后说个秘密,怕被删建议下载收藏”(拉高收藏率)
评论区自导自演:“第三招绝了!亲测一天赚了500”(刺激互动)
雷区3:把更新当抽奖今天发一条,下周想起来了再发一条?活该你没流量!系统判定“优质账号”的核心指标是更新频率>内容质量。
普通人抄作业:
每天下午5点准时发视频(打工人下班摸鱼高峰期)
备10条存货,哪怕拍生活流水账也要日更
同一套模板重复用(比如每天拆解一个冷门赚钱案例)
三、照着做就能爆的傻瓜公式如果你还想不通,直接复制这个流量金字塔模型:
第1层:用私域点火发视频→家族群求点赞→转发到行业社群→朋友圈埋钩子
第2层:让算法上瘾前3秒留人→每15秒抛一个痛点→结尾诱导互动→打满3个标签
第3层:用数据绑架系统盯着完播率拍视频(低于30%就删掉重剪)盯着点赞率改文案(低于5%就加“双击屏幕”话术)盯着评论数造话题(亲自下场吵一架比什么都好使)
别抱怨视频号不给你机会,那些买菜大妈随手拍的“9块9秒杀”都能火,不是因为她们比你厉害,而是她们比你更懂:在算法眼里,没有怀才不遇,只有数据达标。
你的目标不是感动自己,而是用最低成本骗过算法。
当你能用机械化操作稳定跑出500播放量时,月入过万的推流密码自然会砸到你头上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